最近收到許多私訊得知原來有許多新手媽媽都不太曉得要如何跟小寶寶對話與互動…
於是做了此集與大家分享 Wendy 對於 0 – 2 歲的孩子可以如何對話與互動 ~
其實呢 ~
寶寶從出生開始就具備了語言與溝通的基礎,與寶寶相處時間最長的媽媽,面對還不會說話,甚至是牙牙學語或伶牙俐齒等各階段的小小孩,到底要怎麼跟寶貝說話與互動呢 ? 才能更引起他開口溝通的慾望 ?
或者有什麼該注意的小細節,以免造成寶貝語言上的不良影響 ?
就讓 Wendy 一一來告訴你…
技巧 1、多說多唱,刺激寶寶溝通慾望
寶寶的聽覺一出生就很好,所以這時就可以多跟寶寶唱歌與說話,雖然寶寶還不會講話,但他可以分辨不同的人說話的聲音,跟寶寶說話與唱歌的次數愈多,寶寶聽覺發展相對的也會比較快,而且藉由聽覺的發展,寶寶會逐漸明瞭所謂的說話是怎麼進行的,之後會嘗試想要發出聲音跟你溝通。
接下來就分不同的階段來談跟小小孩說話的技巧 :
★ 0 ~ 2 個月:專注跟寶寶講話
如果很專心的看著寶寶說話,寶寶也會回看媽媽或是對著媽媽微笑,用微笑來誘使媽媽繼續跟他說話;但若媽媽說話時不看寶寶,分心做其他事情,此時寶寶會產生沮喪感,就不會想跟媽媽再繼續互動。
寶寶可是很聰明的 ~
所以在 0~2 個月階段專注與孩子說話是很重要的…
要讓寶寶感受媽媽有專心跟他說話,雙方視覺的接觸是必要的…
另外,媽媽可以托住寶寶的頭,讓寶寶的眼睛對著媽媽的眼睛(因小寶寶的視覺還尚未成熟,能看到的距離約 20~30 公分)再開始說話。
還有微笑、擁抱、運用動作比較大的肢體語言和較高音、較戲劇性的語調等,都可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唷 !
技巧 2、多分享生活上的事給寶寶聽
「哭」是寶寶第一個語言,媽媽要馬上回應孩子的哭泣就是最佳的溝通,在一開始就建立良好的互動,這樣對未來的語言溝通就會漸入佳境。
面對還不會說話的寶寶,媽媽可以敘述生活上的事與寶寶分享,舉例來說:「寶寶 ~ 媽媽去泡奶給你喝,要等等唷 ~」
或者「媽媽現在要幫你換尿布囉 ~」
又或者「現在要準備睡覺囉 ~」等等都可以。
另外,也可加入一些有押韻與節奏感的兒歌與動作。
★ 2~6 個月:要清楚的抑揚頓挫語調
此階段的寶寶已經會開始模仿媽媽說話了,有時媽媽講了一段話後會發現寶寶吐吐舌頭,這就是想說話的表示…
當然此時寶寶大都只能發出無意義的音,不過已經進入初期模仿階段,媽媽最好放慢說話的速度,說話時要有清楚的抑揚頓挫,讓寶寶可以聽到正確的發音,甚至可以讓寶寶看媽媽說話的嘴型 ~ 盡量重複慢慢說。
但如果媽媽說話太快或是發音含糊不清,寶寶一方面無法跟上媽媽說話速度,另一方面還會聽到混雜的音,這對未來說話會有不良的影響,要特別的注意唷 !
技巧 3、指物或圖命名,增加寶寶詞彙量
此階段開始進入多吸收新詞彙為未來說話做準備了,這時就可開始進行指物命名的遊戲與認識…
簡單來說就是媽媽抱寶寶在家裡走走時,可指著看到的時鐘說:「這是時鐘 !」,或者是看到桌子、椅子、嬰兒床等等的物品都可以將正確的名稱說一次給寶寶聽。
當在家裡洗澡時也可以說:「現在在洗澡或喝ㄋㄟㄋㄟ等動作也可敘述給孩子聽。」
對於一些形容詞則可用動作與表情加強孩子的印象,像是很燙、很冰(冰的東西可給寶寶觸摸一下),也可加入以圖片圖案為主的布書、洗澡書來跟寶寶玩指圖命名遊戲,有不同觸感或是按壓會發出聲音的書也是相當好的工具,都可善佳利用。
★ 7 個月~1 歲:用成人的語彙和寶寶說話
此階段就盡量不要再用疊字了,如換布布、喝水水…這種寶寶語彙,因為孩子不但模仿力強,此時對語詞的理解力也非常的快速,需要聽到正確的語詞,如換尿布、喝水。
技巧 4、從事互動遊戲&親子共讀
可和寶寶玩互動遊戲,以及進行親子共讀,因7個月大後就可坐在大人身上進行膝上閱讀活動。
語言的發展與互動是相當重要的,爸媽可藉由親自說故事給寶寶聽,一方面可增進親子間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則可讓寶寶從真實情境中去探索,讓他可將抽象的語言與具體的事物做連結。
★ 1~1 歲半:不厭其煩地面對寶寶的重複需求
不厭其煩是面對此階段寶寶需要具備的技巧,因此階段寶寶特別喜歡重複性高的東西,像是要媽媽唸同一本故事書給他聽…
因為重複的故事情節會讓寶寶可預期,什麼是可預期 ?
可預期就是會期待某個字句的出現,寶寶甚至會模仿最後一個句子說出來,這個過程會讓寶寶獲得滿足與安全感,也藉由媽媽唸故事的過程模仿真正說話的聲音。
在我的經驗中曾經就有孩子要我唸同一本書多達十幾次以上仍還不想換書,如果是碰到這種情況,還是要繼續耐心的唸下去唷 !
技巧 5、用簡單完整的句子回應寶寶
寶寶開始嘗試想用語言表達他的需求,但此時的句子多半不完整,可視情況示範正確的句子…
如寶寶說:「媽媽,水 ~」,媽媽可回應寶寶說:「媽媽,我要喝水 ~」,讓孩子理解正確完整的句子,但請盡量簡短用詞,這樣寶寶比較容易模仿。
★ 2 歲:切忌不可嘲笑孩子的發音
因為 2 歲左右是孩子語言的爆發期,之前儲存的能量會在這個時候傾瀉而出,這時要讓孩子多說,但切記不可嘲笑孩子的發音,因為嘲笑會讓孩子退卻,不敢使用自己的語詞,進而造成不喜歡說話的狀況。
媽媽可多用正面的態度來面對喜愛說話的 2 歲,如果孩子的語法不對,媽媽可以示範說一次正確的語法或是對孩子說 : 「你下次可以怎麼講,然後說出正確說法 ~」,也請孩子重述一遍正確的說法。
鼓勵的語言也是不可或缺的,還請多多鼓勵孩子,可促進孩子學習的動機與獲得成就。
技巧6、多唸繪本、多說故事給孩子聽
此時期的孩子很喜歡聽情節複雜的故事,媽媽可多唸不同類型的繪本給孩子聽,豐富他的詞彙,故事中的語詞若唸起來很順口也可以照著唸,讓孩子享受文字的韻味。
除了喜歡聽故事的 2 歲孩子,也喜歡聽大人對話,所以爸媽要注意不可經常出現負面或是不好聽的字眼,因為孩子就像塊乾淨的海綿般吸收得非常快。
不過人,難免有情緒,如果不小心讓孩子模仿了負面的語詞,當孩子日後說出這些語詞時,爸媽就不需再次重複這些語詞,建議嚴肅的看著孩子的眼睛說:「你剛剛說的話不好聽,我不喜歡聽到 ~」,相信孩子會理解的。
所以爸媽要先以身作則,盡量避免脫口說出這些不好聽的字眼唷 ~
★ 2 歲以後:說話時蹲低身子與孩子視線平行
最前面已經說過跟孩子說話時要專注,到了這個階段,視線的接觸依然是重要的,請大人跟小小孩說話時都要蹲低身子,與孩子視線平行的說話,這樣可讓你們的對話進入美妙的境界,也比較不會讓孩子感到有壓迫感。
技巧 7、製造與同儕相處互動或表達的機會
除了和爸爸媽媽說話之外,2 歲以後的孩子也很需要與同儕對話,可增強說話的動力也可練習團體互動,對孩子是有好處的。
當然,若家中只有獨子,媽媽也可營造讓孩子多說一些話的機會,例如可以請孩子說故事給媽媽聽,訓練孩子的表達能力或找出孩子熟悉的故事,甚至是媽媽說故事的前半段,請孩子接後半段,都是個很棒的方法唷 ~
最後還要送一句話給所有的照顧者們,與寶寶對話並不難,只要掌握對技巧就很輕鬆 !
如果你想聽到更多關於育兒職場學、育兒訪談、育兒影劇等內容,歡迎你到 Apple Podcast 給我五顆星,並留下你的心得。
下一集我們要來聽聽 Wendy 分享育兒影劇,那我們下週日見囉 ~ bye ~ bye ~
看完後有任何想法或想說的話,歡迎在底下留言與我分享唷 ~
Wendy
──────────────────
延伸閱讀
→ 【Wendy說聊育兒首播】#1「Wendy說聊育兒」說什麼 ? 聊什麼 ?
→ 【育兒訪談】#42 防疫在家的二寶媽如何兼職育兒與工作 ?
→ 【育兒訪談】#45 防疫階段-談姿姿媽咪與寶貝親子的享樂時光
→ 【育兒訪談】#63 你不可不知的補助資訊,一起來看看育兒有哪些相關補助?
→ 【育兒訪談】#66 寶寶是冷還是熱?教你這樣看、這樣穿衣
【免費支持】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或想鼓勵我 ,請幫我在下方處綠色的拍手圖示按 5 下,只要登入 Google 或 FB,不需花費任何經費就能支持我,感謝您 !
筆記起來~真是實用!謝謝分享這麼有用的資訊!
謝謝蔡媽的肯定,我會繼續努力的~
在面對小小孩時,真的要蹲下身子與孩子視線達成平行,這點很重要,避免給予孩子沉重的壓迫感,分享的很棒,受益無窮,感謝 !
是的,說得不錯 , David 很有概念呢 !
讚唷 ~
很高興能彼此互相交流 ~